齐齐哈尔新闻网7月12日讯
“我是从广州回来办理业务的,原来预计得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但今天早上八点半到十点钟,基本上就办完了,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2018年6月的一天,市民龙淼在办理房产交易过程中着实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慨叹如今鹤城政务服务有如此“加速度”。
“让信息替群众跑腿。”这种变化源于坚定推进改革。我市依托政务云和政务大数据平台整合不动产登记信息资源,通过“信息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破解体制制约,对原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进行了一次“大升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逐个窗口跑,多个地方办”的服务模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和民生各领域,用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然而,以往办理二手房交易业务,办事群众要走13个窗口、跑上16次。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因其耗时长、效率低、服务差,成为了鹤城人的一块心病。
以人为本,民生为大。我市借着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劲风,着力在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上见真章,在推进智慧政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打造不动产登记服务的“升级版”,在不断增强百姓办事体验感中,书写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答卷”。
对于不动产登记如何深化改革,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代理副主任孙志翔介绍了核心重点。他说,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老百姓办证比较难、比较慢这种情况,决定进行窗式综合服务的改革,把所有的相关部门集合在不动产登记大厅内,由原来的一条龙服务变成一窗式综合服务,由老百姓跑多次柜台,多个办公地点,排多次队,变成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受理。工作人员由串联审核改为后台的并联审核,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们目标就是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口收费、一口领证,让百姓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
由原来多窗口受理的一条龙服务,升级为现在的一窗式综合服务,多窗口、多系统业务落到一个窗口人员身上,加之如今不动产登记大厅每天约300件业务左右的工作量,考验着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
中心受理科科员阎明表示,一窗式开展以来,对我们各方面专业知识的要求更广泛了,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多了,而且窗口办理业务量也增加,虽然说我们工作比较累,但是看到老百姓不需要来回跑,给他们带来了方便,就很欣慰,也很开心。
对于一窗受理的服务体验,来中心办理更名业务的市民李淑云连连点赞: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工作态度都非常好,办事痛快。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不动产登记业务协同系统作用发挥是否到位,关键还得看办事群众的体验。
“去年我有一套房子办理交易,排号、监管、受理、税务、调档……走了六七个窗口,还楼上楼下的每个窗口都要排队,两三天才完事。”市民谢海玲对改革前办理交易的印象定格在手续非常麻烦而且窗口多。
这次,当谢海玲又来办理另一处房产买卖手续时,却感到了由衷的惊喜。只花了两个小多一点,就在一个综合窗口把所有相关业务都办理完毕。她非常满意现在如此快捷简便的办理体验,表示感谢政府改革带给我们这么方便快捷的条件,不用那么排队了,节约了很多时间。
让老百姓不跑腿,信息就得快跑路。
谢海玲等群众体验到一窗受理的“快”,正是我市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中,通过信息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机制创新,倒逼现有体制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调整所实现的。
改革就要破除现有的体制机制壁垒。市委、市政府以改革的决心破难点去堵点,彻底打通了房产16个业务系统,国土和地税两个业务专网也相继被疏通,使得办理的信息流畅通了。同时,我市还将原产权处全部职能、机构人员并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让业务协同变得更为顺畅。